广州臣威化工有限公司

 

胺类

一乙醇胺

一乙醇胺

简介

中文名称:一乙醇胺
中文别名:2-氨基乙醇;2-羟基乙胺;一乙醇胺;单乙醇胺
英文名称:Monoethanolamine    英文缩写:MDEA
英文别名:2-Aminoethanol;2-Aminoethyl alcoho
CAS号:141-43-5
EINECS号:205-483-3
常用分类:化工>胺>一乙醇胺

物化性质

化学式:H2NCH2CH2OH
分子式:C2H7NO
分子量:61.0837
结构式:
熔点:10.5℃
沸点:170℃
凝固点:-5℃
折射率:1.4540
相对密度:1.0180(20/4℃)
动力粘度(20℃):24.14mPa·s
闪点:93.3℃
性状:常温下为无色粘稠液体带氨味,溶于水,溶液呈强碱性,能与水、乙醇丙酮等混溶,微溶于乙醚四氯化碳,25℃时,在苯中的溶解度为1.4%,在乙醚中的溶解度为2.1%,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为0.2%。能吸收二氧化碳和硫化氢,加热后,又可将吸收的气体释放。可燃,遇明火、高热有燃烧的危险。蒸气有毒。有极强的吸湿性。有乳化及起泡作用。能与无机酸和有机酸生成盐类,与酸酐作用生成酯类。其氨基中的氢原子可被酰卤卤代烷等置换。

制备方法

方法一

乙醇胺可由氨与环氧乙烷反应制得。
环氧乙烷、氨水溶液和循环氨一起进入不锈钢制成的反应器,内设冷却装置,反应温度30~40℃,反应压力0.7~3MPa。反应产物进入脱氨塔,脱除的氨返回氨吸收器制备氨水溶液,塔底产物经蒸发浓缩和干燥脱水即得粗乙醇胺。采用减压蒸馏将一乙醇胺、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分别蒸出,纯度可达到98%~99%,环氧乙烷的转化率接近100%,乙醇胺的收率为95%左右。另外,尚有少量副产物聚醚生成,在原料中配入少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减少副产物的生成。

方法二

由环氧乙烷和氨水在30~40℃下、70.1~304kPa下缩合而成,其为单、二、三乙醇胺的混合液,在90~120℃下脱水、浓缩,然后于精馏塔中减压蒸馏,截取168~174℃馏分而得。

方法三

乙醇胺常存在于磷脂中,并常与胆碱共存,因此也称为胆胺。在血清蛋白腐烂发酵液中也发现有乙醇胺。工业上乙醇胺可由氨与环氧乙烷反应制得。将环氧乙烷、氨水送入反应器中,在反应温度30-40℃,反应压力70.9-304kPa下,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一、二、三乙醇胺混合液,在90-120℃下经脱水浓缩后,送入三个减压精馏塔进行减压蒸馏,按不同沸点截取馏分,则可得纯度达99%的一乙醇胺、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成品。在反应过程中,如加大环氧乙烷比例,则二、三乙醇胺生成比例增大,可提高二、三乙醇胺的收率。

气体净化

从气体中吸收二氧化碳及硫化氢。

溶剂

气相色谱固定液(最高使用温度50℃,溶剂为乙醚),用于分离低碳醇类、吡啶及其衍生物。

制药

合成杀菌剂、止泻剂。

印染

合成高级染料(缩聚翠蓝13G)。

纺织

用作荧光增白剂抗静电剂、防蛀剂、清净剂。

橡胶油墨

其它

也用于表面活性剂石油添加剂防腐剂、油墨制造、有机合成原料,也可用于金属清洗剂防锈剂的原料;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;用于制造非离子型洗涤剂、乳化剂汽车防冻液;用于生产乙烯胺系列产品的原料。

常用指标

质量执行标准
行业标准(ZBG17019-89)
分析项目
技术指标和产品等级
检验方法
优等品
一等品
合格品
外观
清晰淡黄色粘性液体,无悬浮物。

总胺量(以一乙醇胺计),%≥
99.0
95.0
80.0
HG/T 2915
沸程(168~174℃),%(体积)≥
95
65
45

水分,%≤
0.1
0.2
0.3
GB/T 6283
相对密度(20℃)
1.014~1.019
-
-
GB/T 4472
色度(Pt-Co),号≤
25
25
25
GB/T 3143

安全数据

危险品标志

腐蚀性物品

安全术语

S26: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,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.
不慎与眼睛接触后,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。
S36/37/39: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, gloves and eye/face protection.
穿戴适当的防护服、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。
S45: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,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(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.)
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,立即就医(可能的话,出示其标签)。

风险术语

R20/21/22:Harmful by inhalation, in contact with skin and if swallowed.
吸入、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。
R34:Causes burns.
引起灼伤。

贮运

包装完整、轻装轻放;库房通风、远离明火、高温、与氧化剂、强酸分开存放。
点击次数:1988  更新时间:2013-05-22  【打印此页】  【关闭
上一条:二乙醇胺  
-

产品中心

-

联系我们

广州臣威化工有限公司
经 理:刘俊锋
邮 编:510060
手 机:13802761486
电 话:020-82550551
传 真:020-22130536
网 址:www.cw-chemical.com
邮 箱:Sales@cw-chemical.com
地 址:广州市东圃化工城H座华城大厦H305
-
Copyright © 2011广州臣威化工有限公司 All right reserved.地址: 广州市东圃化工城H座华城大厦H305室